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港口基础设施范围界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8:25:26  浏览:95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港口基础设施范围界定的通知

交通部


关于港口基础设施范围界定的通知
交通部


部属及双重领导港务局:
我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以来,沿海港务局不断反映,在主要固定资产价值重估中,遇到港口基础设施范围界定不清的问题。对此,我部根据《交通部关于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豁免‘拨改贷’投资本息范围的通知》(〔86〕交计字290号)以及交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
于发布〈港务费收支管理规定〉的通知》(〔90〕交财字566号)的规定精神,对港口基础设施范围作如下界定,仅供沿海港口在清产核资和全面实施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港口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港口基础设施涵义主要包括:码头(含浮码头)、防波堤、防沙堤、导流堤、栈桥、船闸、驳岸、护岸、锚地、趸船、港内岸标、浮标等设施;港池、航道;陆域形成及征地拆迁形成的水下设施;客运码头的际属设施;边防(指资产帐在港务局的)、战
备设施;港内仓储设备、围墙、桥梁、道路、铁路及港内外装卸运输服务的水、电设施;为运营船舶服务的通讯导航和环保设施,水工工程的大临设施、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范围内的港口设施等(注:计算以上设施的资产价值均含应按比例摊入的扫海费,建设单位管理费、供电贴费、
工程监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定额编制管理费、前期工作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汇兑损益、承诺费等各项费用)。
以上港口基础设施范围界定内容,原则适应于地方交通部门和货主码头单位。



1995年9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08〕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做好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引导各类捐赠资金的合理配置、规范使用,充分体现捐赠人意愿,提高捐赠资金的使用效益,避免交叉重复和损失浪费,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本意见所指的捐赠资金包括: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接收的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的各类资金和中央组织部接收的特殊党费。
二、捐赠资金使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坚持尊重捐赠者意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符合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要求。在统筹安排各类捐赠资金时,对有明确捐赠意向的,要按捐赠人意向安排使用;对重复集中于同一地区或同一项目的定向捐赠资金,要按照规划要求,在与捐赠人协商后调整使用。
捐赠资金全部用于汶川地震受灾省份,优先用于民生项目,同时兼顾地区之间、项目之间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的基本均衡。安排捐赠资金遵循以下顺序:一是房屋倒损农户住房重建;二是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设备;三是对特困群众、“两孤一残”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生活补助;四是农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各类捐赠资金按以下要求安排: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接收的各类捐赠资金,中央组织部接收的特殊党费,集中到在民政部开设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专户,按照规划安排使用。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经民政部批准的可接收捐赠的其他公募基金会,可根据国家公布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受灾省份人民政府协商,认建或认领项目。
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省份接收的捐赠资金,由该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与受援省级人民政府协商安排使用。
未安排对口支援任务的省份接收的捐赠资金,可按照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直接用于与受灾省份人民政府协商确定的项目,也可以集中到在民政部开设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专户,统一安排使用。
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五省市接收的捐赠资金,在符合捐赠者意愿的前提下,原则上留归本省市用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
其他机构和社会组织接收的捐赠资金或缴入民政部开设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专户,或缴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按规定安排到受灾省份使用。
四、为保障捐赠资金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领导下,建立由民政部、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组成的指导协调机制,沟通相关工作信息,提出捐赠资金总体安排意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协调。受灾省份也要建立相应的指导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捐赠资金安排使用中的问题。
五、捐赠资金的管理使用要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民政部门要建立捐赠信息统计制度,定期统计和报告捐赠资金来源、规模、捐赠者意愿等情况,及时公开发布。各有关部门和接收捐赠的机构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国办发〔2008〕39号)要求,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保护捐赠者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办公厅
二○○八年六月十三日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国庆节放假和做好节日期间值守应急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国庆节放假和做好节日期间值守应急工作的通知

蚌政办秘〔2009〕6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为切实做好国庆节、中秋节放假和做好节日期间值守应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节日和公休日,保持正常节日放假和工作秩序

国庆节、中秋节合并放假8天,即10月1-8日。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上班,其公休调至10月7日(星期三)、8日(星期四)。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节日和公休日调整要求,保证衔接有序,安排好节日和工作事项,保持正常节日放假和工作秩序。

二、严格节日期间值班带班制度,做好值守应急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及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此前均对做好国庆节前后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和作出强调,明确要求加强节日期间值守应急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要妥善安排好值守应急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值班工作制度,不得以传达室、保卫室、车队或物业管理值班代替政务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持24小时在岗,切实履行好职责,决不允许出现断岗、漏岗、脱岗等现象;主要负责人要坚持值班、带班,遇有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及时指挥、有效处置、报告情况;要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和防灾、防疫工作,注重做好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等工作,确保社会生产生活平稳、安全;要组织对电话、传真、网络等信息报送系统进行一次专门检查维护,保障设备运行良好,确保紧急重要信息及时、准确上报;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请假制度,主要负责人通讯工具保持联络畅通,离蚌外出向市政府请假,并提前到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总值班室)办理请假手续;要认真制定国庆节假日期间值守应急安排表,务必于9月28日前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市政府值班电话:3123333,值班传真电话:3123500。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相关附件: